目的地简介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木府就是当时的云南土司木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目的地导览
木府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纳西族首领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二十二世四百七十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明末时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中原千古奇人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俊杰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
现在看到的木府,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又可看见白族和纳西族传统的民族特色。
室内建筑介绍
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转过木牌坊,右手边是一座雕工精美的石牌坊,上书“忠义”二字。当年的这座石牌坊结构宏伟雕工精湛,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赞誉。
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建筑。中轴线两侧建有配殿、阁楼、过街楼、家院、官驿、长廊等共160多间屋舍,高低错落,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丽江土司府的风范。
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
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土司议家事之殿。
光殿楼: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
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祖、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的宗教活动场所
交通信息
步行
游客到达丽江古城后,可沿四方街西侧小河步行前往木府,10分钟即可到达。或步行经东大街入七一街过关门口和石碑坊或由白马龙潭经光义巷到;经忠义进入;或由新华街过金星巷/现文巷到。